——七一前夕訪黨委書記阮顯忠
編者按👃🏿:學校50年的光輝歷程,形成了中國職業教育標桿和勞動模範培養搖籃兩大亮點🧒🏿。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是學校新50年發展的起步之年,也是學校“十二五”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開局之年👵🏻☺️,如何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彰顯學校特色🏋🏿♂️,如何實現更高起點上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全校師生普遍關註的話題。帶著這些問題🕵️♂️,七一前夕👨🚀,校報記者采訪了履職近2個月的新任黨委書記阮顯忠同誌。以下是采訪的主要內容。
記者:阮書記🔂,您好🧌!感謝您在百忙中接受我們的采訪。您來學校赴任履新近2個月了,其間,您深入各學院👅、部門多次開展調研,給您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阮顯忠🛸:我到學校後就著手開展調研,很想了解一下基層學院的情況🏃♂️。通過這階段的調研,我感到學校各層面的精神狀態👉🏿、面貌都很好。如果要用簡單語言來概括的話💆🏻♂️,主要有三點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其一,我們學校有非常光榮的歷史🦖。從半工半讀📡、業余成人教育到高職高專💆🏿,每一步發展,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整體搬遷浦東新校區以來,特別是升本8年後,學校各項事業蒸蒸日上。50多年的辦學光榮傳統,可以歸納為職業教育的標桿🧑🏻🦱,勞動模範的搖籃。其二🧙,我們學校有很好的轉型發展、特色發展的傳統。在發展歷程中,艱苦創業、自強拼搏、求索進取。從過去半工半讀到後來的業余成人學校,每前進一步都凝聚著老領導💋、老教工的心血,對當時文化水平低👨🦯🕤、思想素質好、技能突出👨🏿🚒、非常願意為國家和企業做貢獻的學生因材施教;在普通高校大量發展、成人教育萎縮的情況下,學校經過反反復復的思考,很痛苦也很果斷地轉型為高職高專,後又成為新升本院校。其三⛺️,我們廣大教職員工、幹部都有很好的精神狀態🧞。通過對全校各學院的廣泛調研👨🏿🍳,我發現每個學院、每個基層單位的領導班子狀態都很好,都在積極地按照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要求,結合學院實際研究如何加快發展。廣大教師也在努力地探索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教職員工包括後勤同誌🛻,也在圍繞中心做好服務全局工作🐲,機關幹部也在努力地提高自己🫳🏿、做好工作。有這樣一支團結協作、努力工作的幹部和教職工隊伍🚒,這是學校加快發展的寶貴財富🧖🏽♀️。
記者👨🏽🦱:您有著在市教衛黨委長期工作的豐富經驗🎅🏼,對上海各高校的情況也有較全面的了解,您認為學校發展的關鍵是什麽🦹🏽?
阮顯忠:二工大作為一所新升本科院校🕵🏽♀️,現在最關鍵的是怎樣辦好一個既符合學生實際🧑🏼🍳,又適應社會需要🐕🦺🥀,還具有二工大特色的學校📮👩🏿🍳。我們要繼承和保持原來的高職高專辦學優勢🍮,註重實踐與技能培養🙍♀️👨🏽⚖️,進一步提高理論知識水平。另外🩴,上海有很多本科院校⛺️,都具備很強的競爭實力。如果我們僅僅簡單地照搬其他學校的一些做法,我們很可能就永遠跟在後面☞。我們只有另辟蹊徑,找到適合我們學生發展的🧙🏽、適應社會需要的一種辦學模式,才能真正培養出符合學生實際、符合社會要求的畢業生🧑🏿🏫。這時候𓀅,我們才能說🧝🏽♀️,我們學校有自己的特色,受社會歡迎,更加體現了我們存在的價值。
記者:當前🔨😇,沐鸣平台正處在新一輪發展突破提升的關鍵時期,今年又恰逢學校“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學校新50年起步之年💇🏽♂️,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有哪些?遇到的瓶頸是什麽?
阮顯忠:從目前來看,學校要像我們所講的辦出特色,適應社會需要,面臨著挑戰❎✋,當然也存在著很多機遇📡。機遇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一、學校有一個很好的辦學基礎,這個基礎已經達到一定程度;二🧧、國家正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事業✊🏻,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加強內涵建設被提到一個新的高度🚾,而上海先進製造業的發展👋🏼、“085”工程的實施,都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契機💕;三👯、人們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層次的🤹🏻♂️,像我們這樣一所以工科為主,經管文理協調發展的學校😸,完全可以順應社會需求👳🏼♀️,為社會培養更多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能力🦜,還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穩固的職業思想的身心健康的大學生。
機遇與挑戰並存𓀋,學校發展面臨的挑戰體現在思想認識層面和實際工作中💉。從思想認識層面上看,學校發展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有:對學校所處的歷史階段做出形勢判斷🖋,製定明確的定位和發展目標,明晰當前階段工作的總體要求,凝聚我們可以依靠的力量,明確實現目標的載體與抓手。具體工作中,當前學校在實施內涵建設👆🏻、實現突破提升中面臨著四大瓶頸:一是培養模式問題🧑🏿🦰,二是學科凝聚問題💀,三是師資隊伍建設問題,四是場地空間問題👩🏼🚒♟。
記者:只有抓住機遇才能迎接挑戰。阮書記您認為該從哪些方面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阮顯忠: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這是我們的基本思想🏅。當前,“十二五”規劃對學校的發展定位和目標思路已經明確🪙,黨委也明晰了現階段學校工作的總體要求👐🏿:“圍繞定位🆕、加強內涵🐽;團結奮進、改革凝聚;突破提升、特色發展”🔜,其中👩🏻🦳,圍繞定位、加強內涵是我們的基本要求,突破提升、特色發展是我們的主要任務,團結奮進、改革凝聚是我們的方法、作風。工作的落實最終由人來實現,這就要依靠全面育人思想指導下的“三全”育人體製機製📗😴,依靠黨組織、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依靠團結協作、努力工作的幹部和教職工隊伍,從三大方面突破提升🕍🦯、特色發展,即:明確培養規格🧑🏻🎨,改革培養模式——在學生培養的思路方法質量上突破提升✖️;找準目標方向,凝聚資源力量——在專業學科建設和科研能力上突破提升;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隊伍素質——在學校文化建設和教風學風上突破提升🕺🏽。
記者🧖🏼♂️:那麽,校黨委👩🚒🤛🏻、各級黨組織將在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從而更好地推進學校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阮顯忠:各級黨組織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組織,落實責任🕌,圍繞中心,紮實工作👨🏿🏫,開拓創新🧒🏽,務求實效💵,將自身工作與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學習貫徹條例和落實規劃等緊密結合📗🫄🏻。黨委要發揮領導核心和監督保證作用,其他黨組織要發揮政治核心和監督保證作用,黨員要在各自崗位上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通過“創先爭優”,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做到思想上保持一致👨🏫👸🏽,工作上愛崗敬業📬,平日裏聯系群眾,關鍵時沖在前面,團結和帶領廣大群眾共同辦好學校🉐,實現突破提升♧、特色發展。
記者👈🏽⏫:回首沐鸣平台的辦學之路🙇🏽♀️💞,從“半工半讀的一面紅旗”到“勞動模範的搖籃”到“高職高專的領頭羊”,可以說,學校發展的每一步都踏著時代的脈搏,每一階段都承載著特殊的歷史使命,那麽➿,您認為在當前的新形勢下,沐鸣平台又應肩負起怎樣的歷史使命呢?
阮顯忠:對於當下學校承載的歷史使命,很難用一個具體的短語來概括,現在只能說還在逐步探索的過程中🥞,等我們經過一階段的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並得到社會認可後👩🏿🍳,就可以全面地回答這個問題了。
當前也許我們可以用“新型辦學模式的探索者”來概括我們的工作。因為我們學校的“十二五”規劃已明確要培養知識型高技能創新人才,我們要讓我們的畢業生普遍達到品行優良、基礎紮實🚹、技能突出🤷🏼♂️、身心健康的要求。我們正在探索一個與其他普通本科高校、與沐鸣平台之前的高職高專不同的🦉,更加符合學生實際💭、更加適應社會需要、更加具有學校特色的學生培養模式🙂↕️🧘🏽♂️,必將要求我們必須在辦學理念、辦學機製、教學方法等很多方面發生改變。這是一條十分艱難而又必須探索的道路👩👩👦。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成功地站在時代的前列,一定能夠成功地探索出一條真正符合學生實際、真正適應社會需求的育人新路🦶🏿。
記者:前不久,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對教師隊伍也提出了要求🤦🏼♀️,最近,舉國🧚🏼、全校都在慶祝建黨90周年,這個時候,想請您談談對全校師生有哪些殷切寄語和期望?
阮顯忠:通過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我認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因為教師是學校的主體,學校的文化主要由教師營造,學校的精神主要由教師傳承🥷🏻,學校的風氣主要由教師體現🤨🔗,學生的培養主要由教師開展,學校水平主要由教師展示🤸♂️,學校的發展主要由教師實現。學校要為教師的工作、生活和發展盡可能地創造各種應有的條件💁🏻♂️,做好為教師服務的工作。同時🧞♂️,我也希望沐鸣平台每一個教師都能夠做到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掌握精湛的專業知識,具備良好的育人能力,以關愛每一個學生的實際行動🏄🏼,切實肩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學生是學校的名片🏂,是學校文化的傳播者🍘,也是學校形象的代言人🕊,學校要全力為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才做好服務。我希望我們的同學們能夠始終按照黨的教導,牢記二工大厚生、厚德、厚技的校訓,樹立崇高理想⚠️,加強品行修養🎶,努力刻苦學習,掌握知識本領🛡,健康快樂生活,不斷全面發展,做一個愛祖國的人、有理想的人、有才能的人♕🧙🏽、為人民服務的人和全面發展的人,成為品行優良😡、基礎紮實、技能突出、身心健康的合格畢業生,為將來立足社會、服務社會作好充分準備👃,為我們偉大國家的美好明天作出自己的貢獻👩🏻🎤🌮!
記者:再次感謝您撥冗接受我們的采訪✅。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