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印發《上海市預算績效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

    發布者🦝:人員機構發布時間🫧:2016-10-18瀏覽次數🥀🕵🏼‍♀️:2

    各市級預算主管部門,各預算單位👰🏿‍♀️,各區縣財政局:滬財績[2014]22號

      為全面落實《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財政局關於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意見的通知》(滬府辦發〔2013〕55號)精神,現將《上海市預算績效管理實施辦法》印發給你們👰🏽‍♂️,請按照執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財政局

    2014年4月30日

      上海市預算績效管理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目的、依據)

      為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強化預算支出責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財政部《關於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意見》和《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以及本市《關於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精神,結合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規劃和財政項目預算管理的相關要求🖕🏿💏,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概念)

      預算績效管理是指在預算管理中融入績效理念和要求💇🏽,將績效目標管理🏃🏻、績效跟蹤監控管理、績效評價及結果應用管理納入預算編製🌔、執行、監督的全過程,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一系列管理活動。

      第三條(管理主體)

      本市各級政府財政部門、預算主管部門和預算單位(以下簡稱“預算部門(單位)”)是預算績效管理的主體。

      財政部門是指市級財政、各區縣財政💜🤾🏼‍♂️、各鎮(鄉)財政。

      預算部門(單位)是指與財政部門發生預算繳撥款關系的國家機關、政黨組織、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獨立核算的法人組織。

      第四條(適用範圍)

      預算績效管理主體對納入政府預算管理的所有財政性資金開展績效目標管理🕵🏻、績效跟蹤管理👨🏼‍🍳、績效評價管理、評價結果反饋和應用管理等活動👩🏻‍🎨,適用本辦法4️⃣。

      第五條(基本原則)

      (一)績效導向原則👮🏻。預算管理各個環節的活動都要以績效為核心導向,將績效管理貫穿於預算管理的全過程😚,實現財政資金運行和預算管理效益最大化🈷️👜。

      (二)目標管理原則。預算編製時要設定明確的績效目標、預算執行中要實施績效跟蹤監控🖐,預算完成後要評價績效目標實現等情況,圍繞績效目標及其實現的途徑和方式開展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

      (三)有序推進原則🦹🏿👯‍♀️。以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規劃為指導✩,有序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要借助各級人大🧑🏽‍🎤、紀檢監察😚、審計、社會中介等各方力量,合力推動👩‍🦯‍➡️,逐步實現預算績效管理範圍和內容的全覆蓋。

      (四)科學規範原則👨🏻‍🏭🫃🏻。預算績效管理要采用科學的體系、規範的程序☝🏿、適當的方法、明確的措施😚,保障各項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質量🌡。

      (五)績效問責原則⏺。預算績效管理要強化預算支出責任和管理責任,將預算績效管理主體實施績效管理情況逐步納入政府績效考核範圍👨🏻‍🚒,促進政府職能部門履職能力的提升☝️👨🏻。

      (六)沐鸣平台原則🦹🏽。預算績效管理主體要按照政府沐鸣平台有關規定,建立健全預算績效沐鸣平台製度,完善預算績效沐鸣平台機製🌟,推進預算績效信息的逐步公開,自覺接受各方監督🫳,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透明度。

     

      第二章   組 織 管 理

      第六條(組織保障)

      各預算績效管理主體要建立健全本部門、本單位預算績效管理製度和工作機製。各級財政部門要成立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本部門各相關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職責🦦;預算部門(單位)要確定本部門(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牽頭部門,明確內部各相關職能機構的工作職責🔶,加強本部門(單位)內部各職能機構之間的配合和協調🫵🏿。

      第七條(財政部門職責)

      (一)負責製定預算績效管理規章製度🦶🏼、工作規劃🟣🧖🏿、年度計劃、操作規範等。

      (二)指導本級預算部門(單位)和下級財政部門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對有關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

      (三)開展績效目標管理🙈🚭、績效跟蹤管理、績效評價管理以及評價結果反饋和結果應用管理等工作🧍🏻。

      (四)負責建立和完善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推進預算主管部門開展績效評價行業指標體系建設👈🏻。

      (五)負責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

      (六)按規定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沐鸣平台👩‍👩‍👦。

      第八條(預算主管部門職責)

      (一)負責製定本部門預算績效管理的相關製度🦦、工作計劃、配套措施等🤷🏻‍♂️🦫。

      (二)組織實施本部門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指導、督促和檢查所屬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三)研究並建立本行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四)按規定編報績效目標,實施績效目標評審,並配合財政部門開展績效目標評審工作。

      (五)對預算執行進行績效跟蹤🦶,並將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措施報財政部門。

      (六)組織開展本部門和所屬單位的績效自評工作,並配合財政部門開展績效評價工作🛡,根據評價結果落實整改措施,加強本部門預算管理。

      (七)按規定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在本部門公開和向社會公開,接受各方監督。

      (八)按要求向財政部門報送本部門年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報告和專項工作報告🧚🏽‍♂️。

      第九條(預算單位職責)

      (一)組織實施本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二)按規定編報績效目標,配合財政部門、預算主管部門開展績效目標評審工作👩🏿‍⚕️。

      (三)對預算的執行進行績效跟蹤,並將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措施報預算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

      (四)組織開展本單位的績效自評工作⭕️,並配合財政部門開展績效評價工作,根據評價結果落實整改措施🐋,加強本單位預算管理🧑🏻‍🦯‍➡️。

      (五)按規定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在本部門公開和向社會公開,接受各方監督🐔。

      (六)按規定向預算主管部門報送本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報告和專項工作報告。

      第十條(績效工作報告)

      預算主管部門、財政部門應根據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年度考核要求,及時總結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並進行自我評價,撰寫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報告🚣🏻‍♀️。工作報告主要內容:

      (一)基本概況🙏🏿。預算主管部門基本情況應包括部門職能履行情況🧑🏻‍✈️、事業發展情況、預算完成情況等。財政部門基本情況應包括年度財政收支基本情況🚣🏻‍♂️,開展預算績效管理總體情況🦹🏿‍♀️。

      (二)自評情況。對照年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的內容和要求,對本部門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進行自評🥘,並就相關工作進行總結和說明。

      (三)問題建議。分析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及下年度工作安排和建議等💺。

      第十一條(實施工作考核)

      各級財政部門根據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要求🎼、部門(單位)支出管理績效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等相關內容,結合年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重點,製定年度工作考核辦法👶🏽,對本級預算主管部門和下一級財政部門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包括基礎工作管理、績效目標管理、績效跟蹤監控♣︎、績效評價實施、評價結果應用🫡、績效管理創新以及監督發現問題等)工作情況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果在一定範圍內予以通報,並納入政府績效考核範圍,為有關部門實施行政問責提供依據。

      第十二條(聘用、委托第三方)

      預算績效管理主體組織開展績效目標評審、績效跟蹤🛳、績效評價🏨,可以根據需要聘用和委托專家、中介機構等第三方實施🥻🚋。屬於政府采購範圍的,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實施政府采購✊🏼。

      預算績效管理主體通過政府采購方式選擇第三方的💠,要根據國家相關規定與第三方簽訂服務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嚴格按照合同規定和要求執行。

      財政部門應加強第三方管理🧝,對第三方參與績效目標評審、實施績效跟蹤、開展績效評價以及績效管理咨詢等工作進行規範。加強業務培訓◼️,監督履約質量,推進第三方機構、專家隊伍建設。對第三方的具體管理製度,由財政部門另行製定。

      第十三條(信息化管理)

      市級財政部門要加快推進以績效目標管理🦒、績效跟蹤管理⛽️☞、績效評價管理👰🏿‍♀️、結果應用管理為核心內容的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為預算績效管理提供支撐🏖。各級財政👾、預算部門(單位)要積極運用預算績效管理信息系統,規範預算績效管理,提高績效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第三章   績效目標管理

      第十四條(績效目標管理總要求)

      績效目標管理是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基礎。預算部門(單位)要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部門(單位)職責⚅👈,編製本部門、本單位年度事業發展計劃和總體目標💴。根據部門(單位)事業發展計劃和總體目標編製年度預算,並按要求編報科學、合理、清晰🧑🏻‍🍼、量化的項目績效目標,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和基本支出績效目標。

      項目績效目標是現階段績效目標管理的重點。預算部門(單位)要重視績效管理與項目管理的有機結合💂🏻,按規定做好項目績效目標編製和項目績效目標評審工作。財政部門根據預算部門(單位)上報的項目績效目標,依據年度政府工作重點,結合項目績效目標評審結果,確定項目、項目預算和績效目標。

      第十五條(項目績效目標概念)

      項目績效目標是預算部門(單位)使用財政資金計劃在一定期限內達到的產出和效果。預算部門(單位)在申請項目立項時應設置項目績效目標🩺;在申請項目預算時應按規定同時申報績效目標。

      第十六條(項目績效目標內容)

      設置和申報項目績效目標主要內容應包括:

      (一)預期產出目標,包括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數量、質量、時效目標,以及達到預期產出所需要的成本和資源等。

      (二)預期效果目標,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可持續影響等。

      (三)衡量預期產出🕹、預期效果和相關方滿意程度方面的績效評價指標等👨🏿。

      (四)為實現項目績效目標所需要的保障製度、措施和工作計劃⭐️,以及項目管理內容和相應目標要求等。

      第十七條(項目績效目標設置要求)

      項目績效目標設置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一)指向明確。績效目標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部門職能及事業發展規劃🥬👨🏻‍🦳,並與相應的財政支出範圍、方向、效果緊密相關。

      (二)具體細化✯🔇。績效目標從數量、質量、時效🦢、成本等方面進行細化👳🏽‍♀️🕋,盡量進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級分檔形式表述✹。

      (三)合理可行。製定績效目標要以結果為導向,要經過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符合客觀實際;製定績效目標要與編製項目預算有機結合,要結合項目管理的基本要素和相應要求,進行成本效益分析🤏🏻。

      第十八條(項目績效目標編報)

      預算部門(單位)在設立項目和編製項目預算時,應按要求編製項目績效目標👩🏻‍🌾;部門預算中納入中期預算試點的項目,預算部門(單位)應編製該項目的預算總額和總體績效目標,根據每年預算安排,編製年度項目績效目標;編製項目績效目標應填報《財政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項目總體情況)》(附件1-1)、《財政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績效目標)》(附件1-2)、《財政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工作程序和製度保障)》(附件1-3)。

      部分專項資金需要通過相關程序再確定具體項目的,預算部門(單位)應在編製專項資金預算時編製相應的總體績效目標✂️👨🏻‍🦯,填報《財政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項目總體情況)》(附件1-1)🙏🏻👷🏻。

      第十九條(預算主管部門項目績效目標評審)

      預算主管部門應在部門預算“一上”前,依據項目績效目標編報要求🧜‍♂️😵‍💫,對預算單位填報的項目績效目標進行審核。按要求對擬納入財政預算的項目實施績效目標評審🚪,經評審通過的項目納入預算項目庫管理👨🏽‍✈️。未納入預算項目庫的項目🍔,財政部門原則上不安排該項目預算。

      第二十條(財政部門項目績效目標評審)

      財政部門應依據項目績效目標編報要求💙,對預算部門(單位)報送的項目績效目標進行審核。結合預算主管部門項目績效目標評審情況,選擇當年新增重點項目和經常性重點項目實施績效目標評審🦹‍♀️。原則上🌃🦸🏽‍♀️,財政部門應當在部門預算“一下”前完成當年新增重點項目的績效目標評審工作,在部門預算“二下”前完成經常性重點項目的績效目標評審工作👇🏼。

      第二十一條(項目績效目標評審主要內容)

      預算績效管理主體開展項目績效目標評審主要內容➰:

      (一)目標依據的充分性

      1.項目是否符合國家和本市的政策法規,是否符合公共財政資金保障的範圍和支持的方向🧔🏽‍♂️。依據包括:項目申請👨🏼‍💻、批準文件,以及項目涉及的相關政策🧑🏽‍🔬、法規、規劃、特定許可等♨️。

      2.項目是否符合規定條件和程序。依據包括:項目決策主體、實施主體🚡🤜🏽、受益主體確認信息,項目確立應經過的規定程序👨‍🔬,確定項目範圍所形成的規範性材料👨🏿‍🦰,以及相關實施標準和依據🧑‍🧑‍🧒‍🧒。

      3.項目實施對預算部門(單位)戰略目標的相關性🧑🏼‍⚕️,項目是否為促進事業發展所必需👨🏽‍🚒。

      (二)目標設置的合理性

      1.績效目標是否符合客觀實際,項目預期產出效益和效果是否符合正常的業績水平🐀。

      2.項目產出目標(含產出所需要的成本資源)與項目效益目標的關聯性🏄🏽、匹配性和邏輯性🤷。

      3.依據績效目標設定的績效指標和目標值是否科學合理,是否清晰、細化📥、可衡量。

      4.是否依據預期的產出和效益🔁🦹🏼,結合成本效益分析編製項目總預算和明細預算🤶🏼,項目預算的內容、額度、標準🤾、計劃是否經濟合理。

      (三)目標實現的保障度

      1.是否建立健全保障績效目標實現的項目實施辦法和措施✌🏻。

      2.是否有科學有效的管理能力和充分合理的實施條件,是否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嚴謹有效的財務管理和內控製度。

      3.是否有科學、合理🙅🏻‍♀️、可行的項目管理內容和相關的目標要求。

      第二十二條(項目績效目標公開)

      預算批復後,預算部門(單位)應按照本部門(單位)預算績效信息發布製度管理要求,將項目績效目標在本部門(單位)公開,接受內部監督🚏📬。項目績效目標公開的內容包括👨‍🌾:項目基本情況📐、預算安排、產出目標、效果目標、影響力目標,以及績效目標的目標值等。

      部分專項資金總體績效目標應按規定對外公開,使參與單位能根據專項資金總體績效目標📗,製定具體項目的績效目標🧑🏻‍💻。

      第二十三條(項目績效目標調整)

      預算執行中,因預算調整引起績效目標調整的,或因相關政策變化、突發事件等因素影響績效目標實現,確需調整績效目標的,由預算部門(單位)提出績效目標調整申請,隨同預算一並報批調整🖕🏻。財政部門應根據需要對申請調整預算的項目,實施績效目標的再評審🧑🏽‍🏫🐈‍⬛。

      第二十四條(項目績效目標管理與項目管理結合)

      預算部門(單位)要加強項目績效目標管理與項目管理的有機結合。項目績效目標評審通過後,負責項目實施的預算部門(單位)要根據項目任務和細化的績效目標🧟‍♂️,加強項目各要素(範圍、時間、成本、質量🏩、人力資源、溝通、風險🕺🏽、采購等)的管理🧘🏿‍♀️,提高項目管理要素與項目績效目標的關聯度和融合度🤌🏼;要健全項目管理的各項製度,明確保障措施、實現途徑和工作程序,對項目的各個發展階段進行有效管理和目標控製🧛🏼‍♂️,為實現項目績效目標提供保障。

      第二十五條(項目績效管理機製)

      財政部門要建立和完善項目績效管理機製,將預算編製、預算調整、進度管理、資金撥付、政府采購🧑🏻‍🦽♘、資產管理等環節的管理要求與項目績效管理有機結合👩‍🦽‍➡️,以項目績效管理為紐帶,對財政項目資金運行的全過程實施監管🀄️。

      第二十六條(部門整體績效目標)

      預算部門要根據財政部門的要求🦐,編製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以反映部門整體支出與實現本部門事業規劃的關聯性、經濟性、效益性和效率性,促進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的提升💂。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的編製辦法,由財政部門另行製定。

      第二十七條(基本支出績效目標)

      基本支出的績效目標管理,應重點加強對支出範圍、資金渠道👨‍🦯‍➡️、定額標準,以及對重點支出內容控製等方面的管理👨‍👨‍👦,充分發揮基本支出對事業發展的基礎保障作用😫。基本支出績效目標的編製辦法🪽,由財政部門另行製定。

     

      第四章   績效跟蹤管理

      第二十八條(績效跟蹤概念)

      績效跟蹤是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環節🧳。預算績效管理主體根據確定的項目績效目標,通過動態或定期采集項目管理信息和項目績效運行信息👳🏿,對項目管理的各相關內容和目標要求的完成情況進行跟蹤🤟🏼,並在歸納分析的基礎上,及時、系統地反映預算執行過程中的項目績效目標的運行情況和實現程度,糾正績效運行偏差👨🏿‍🦳🛌🏽,促進項目績效目標實現的管理活動。

      第二十九條(績效跟蹤內容)

      預算部門(單位)要建立績效跟蹤機製🎠,重點選擇當年項目預算中通過績效目標評審的項目和上年結轉的跨年度項目,對其預算執行過程中的項目管理和目標要求的完成情況(目標保障)、目標實現程度、目標偏差和糾偏情況等進行跟蹤👋🏼。

      (一)目標保障情況👩🏻‍🦰。重點跟蹤保障項目各階段有效實施相關製度(包括基本製度、專項辦法、管理措施)的完整性,項目實施中相關製度執行的有效性(其中:進度管理、資金撥付、政府采購、資產管理製度執行是目標保障情況跟蹤的重點)🎻,以及目標保障中存在的問題⛩。

      (二)目標實現程度🤲🏽🈵。重點跟蹤預算執行情況🌘🤹🏼‍♂️,為完成績效目標所需要的各種資源成本消耗情況、項目管理及其完成情況⇨,以及項目預期產出、效果等目標的完成進度情況等。

      (三)目標偏差情況。跟蹤重點目標在項目實施中的偏差度和影響度😟。

      (四)目標糾偏情況。重點跟蹤糾偏措施的製定和整改落實情況。

      第三十條(實施跟蹤時間)

      績效跟蹤在預算項目啟動後實施,實施跟蹤的具體時間可根據項目的特點確定。在一個財政年度內,績效跟蹤次數一般為1-2次🤸🏼‍♂️。

      第三十一條(績效跟蹤流程)

      (一)確定跟蹤目標。在核對項目基本信息基礎上🔑,根據實際需要對相關績效目標按類細化🙍🏿‍♀️,並確定績效跟蹤的重點目標。

      (二)開展績效跟蹤🪱。依據確定的重點目標😺,對項目管理的相關內容和目標要求的完成情況實施績效跟蹤👌🏼,歸集跟蹤信息,填製《績效跟蹤表(項目分階段完成情況表)》(附件2-1)。

      (三)進行偏差分析👳。根據績效跟蹤信息,對照重點跟蹤的目標🛌,發現績效運行偏差、分析偏差原因。填製《績效跟蹤表(績效目標實現情況及糾偏表)》(附件2-2)。

      (四)提出糾偏路徑。依據偏差分析,結合項目實際🦾🐻,提出實施糾偏的路徑和方法📰,並填製《績效跟蹤表(績效目標實現情況及糾偏表)》(附件2-2)。

      (五)及時實施糾偏。績效運行情況與設定的績效目標要求發生較大偏離時,績效跟蹤主體應及時查找問題,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及時糾偏。績效運行有重大偏離的,績效跟蹤主體應將相關情況及時上報主管部門或財政等相關職能部門。對績效跟蹤發現無績效或低績效的項目,要按規定調整執行或停止執行。

      (六)形成跟蹤結論👱🏻。依據項目基本情況、目標設定情況🌲、項目組織實施情況、績效目標完成及偏差情況、存在問題及糾偏情況等🧑🏻‍🍼,撰寫《績效跟蹤結果報告》(附件3)⁉️,形成跟蹤結論🧕🏿。

      第三十二條(報送績效跟蹤報告)

      預算主管部門應在完成績效跟蹤工作後的一個月內🤟🏼🐈,將本部門及下屬單位的《績效跟蹤結果報告》報送財政部門。

     

      第五章   績效評價管理

      第三十三條(績效評價概念)

      績效評價是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手段。預算績效管理主體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對財政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第三十四條(績效評價分類)

      績效評價按照評價的形式可分為財政評價、部門自行評價和委托第三方評價;按照評價的內容可分為項目支出績效評價、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基本支出績效評價和財政政策綜合績效評價。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基本支出績效評價和財政政策綜合績效評價辦法由財政部門另行製定🤷🏻‍♀️🎐。

      第三十五條(績效評價依據)

      (一)國家、本市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製度。

      (二)國家、本市各級政府製定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和方針政策🐱📚。

      (三)預算管理製度😇、政府采購管理製度🥅、資金及財務管理辦法🦾、財務會計資料。

      (四)預算部門(單位)的職能職責、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

      (五)相關行業政策、行業標準及專業技術規範。

      (六)預算批復、績效目標☝🏼、專項轉移支付、年度決算報表和報告及相關資料。

      (七)審計報告及決定、財政監督檢查報告𓀐。

      (八)其他相關材料🫠。

      第三十六條(績效評價內容)

      (一)績效目標與戰略規劃、事業發展的適應性。

      (二)財政資金使用情況、財務管理狀況,資產配置、使用、處置及其收益管理情況。

      (三)項目管理情況,包括項目投資、項目實施、成本控製、財務監理、政府采購、合同管理、質量控製情況等。

      (四)為加強管理所製定的相關製度、采取的保障措施及其執行情況。

      (五)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包括預計產出🔙、效果和影響力等。

      第三十七條(績效評價指標)

      績效評價指標是依據細化量化的績效目標而形成的衡量績效目標實現程度的考核工具。

      財政部門負責製定《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共性指標框架》(附件4)🫵🏻,規範績效評價指標及分值。評價指標包括項目決策、項目管理和項目績效三方面💮。

      實施評價時👏🏿,應按照定性指標可衡量、定量指標應量化的要求,依據評價項目特點和評價工作需要🧙🏽‍♀️,在績效評價三級指標的基礎上,對評價指標逐級分解和細化。

      預算主管部門負責製定本行業分類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以適用於本部門⟹、本行業的項目績效評價需要。預算主管部門應當通過已實施的績效目標評審🏂🏽、績效跟蹤和績效評價情況,分析研究並逐步建立符合本部門、本行業特點的分類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經財政部門確認後納入預算績效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管理🖱。

      第三十八條(績效評價指標確定原則)

      (一)相關性原則。應當與績效目標有直接的聯系,能夠恰當反映目標的實現程度。

      (二)重要性原則🚣🏽‍♀️。應當優先使用最具評價對象代表性、最能反映評價要求的核心指標。

      (三)可比性原則🙎🏽‍♀️。對同類評價對象要設定共性的績效評價指標,以便於評價標準的規範和評價結果可相互比較🏔。

      (四)系統性原則。應當將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定量指標應量化,定性指標可衡量,系統反映財政支出所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可持續影響等。

      (五)經濟性原則🫂。應當通俗易懂、簡便易行,數據的獲得應當考慮現實條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第三十九條(績效評價指標標準)

      績效評價指標標準是指衡量財政支出績效目標完成程度的尺度😛。績效評價指標標準的選用應當堅持客觀公正🫧、規範有效的原則😌。根據評價對象的特點,可以選用不同的評價指標標準。績效評價指標標準主要包括🧣:

      (一)計劃標準🤦🏿‍♂️,是指以預先製定的目標✥、計劃🙋🏼‍♂️、預算😶、定額等數據作為評價的標準。

      (二)行業標準🎧,是指參照國家公布的行業指標數據製定的評價標準。

      (三)歷史標準➰,是指參照同類指標的歷史數據製定的評價標準。

      (四)其他標準。

      第四十條(績效評價方法)

      績效評價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眾評判法等✊❕。根據評價對象的具體情況🐂,可以采用一種或多種方法進行績效評價🍪。績效評價方法主要包括👨🏼‍🚒: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將一定時期內的支出與效益進行對比分析以評價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它適用於成本🏂🏻、效益都能準確計量的項目績效評價。

      (二)比較法🛣❣️,是指通過對績效目標與實施效果、歷史與當期情況、不同部門和地區同類支出的比較,綜合分析績效目標實現程度。

      (三)因素分析法,是指通過綜合分析影響績效目標實現、實施效果的內外因素,評價績效目標實現程度✊。

      (四)最低成本法,是指對效益確定卻不易計量的多個同類對象的實施成本進行比較😫,評價績效目標實現程度。

      (五)公眾評判法,是指通過專家評估、公眾問卷及抽樣調查等對財政支出效果進行評判🤵🏼‍♂️,評價績效目標實現程度🙆🏽‍♀️。

      (六)其他評價方法👩🏻‍💻。

      第四十一條(績效評價工作程序)

      (一)確定績效評價對象♕;

      (二)確定績效評價機構和工作人員;

      (三)製發《績效評價通知》(附件5);

      (四)確定績效評價工作方案🏌️‍♂️;

      (五)收集🥩、審查😶‍🌫️、核實績效評價相關資料💁;

      (六)綜合分析並形成評價結論🚛;

      (七)撰寫與提交績效評價報告;

      (八)建立績效評價檔案🤰🏽。

      第四十二條(確定績效評價對象)

      預算績效管理主體要選擇反映部門特點、行業特色和涉及重大民生、社會關註、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等重點項目,結合財政預算管理的重點要求,以及具體實施項目的重點環節和關鍵要素,組織開展績效評價🍔。原則上,經常性重點項目的績效評價五年實現一次全覆蓋🍦,一次性重點項目在其完成後的次年實施績效評價🧑🏻‍🍼。

      第四十三條(績效評價工作方案)

      績效評價工作方案是評價方(包括財政評價🌕、部門自行評價和委托第三方評價)為開展績效評價而撰寫的工作方案👩🏽‍🦲,評價方應參照財政部門《財政項目績效評價工作方案編寫要求》(附件6)具體製定。

      原則上,績效評價工作方案應由評價組織方(預算績效管理主體,下同)組織專家進行評審。重點評審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具體內容包括:評價指標體系結構、評價指標標準和評價指標權重是否合理🪷;相關依據是否充分🖇;數據采集的方法是否適當、可行,采集的數據是否滿足績效評價客觀性、合理性的需要;具體組織實施是否滿足評價工作要求等。

      第四十四條(績效評價報告)

      評價方完成績效評價任務後要撰寫《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附件7)🏌🏻‍♀️。績效評價報告應當依據充分、真實完整、數據準確🏠、分析透徹🌌、邏輯清晰、客觀公正。

      原則上,績效評價報告應由評價組織方組織專家進行評審👩🏽。重點評審報告格式是否規範、績效評價工作方案確定內容和要求是否得到落實、引用數據是否真實合理🫴🏽🚣🏻‍♀️、揭示的問題是否客觀公正、提出的改進措施是否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等。

      第四十五條(績效評價報告報送)

      預算主管部門應在完成績效評價工作後的一個月內,將本部門及下屬單位的《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報送財政部門。財政部門應對預算主管部門報送的績效評價報告質量進行抽查。

     

      第六章   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管理

      第四十六條(績效評價結果)

      績效評價結果采用綜合評分定級的方法👨‍🦯,總分值為100分,績效評級分優🤦🏿‍♀️、良☆👇🏻、合格🦶🏼、不合格。評價得分高於90分(含90分)的,績效評級為優;得分在75(含75分)—90分的,績效評級為良🤹🏿🦿;得分在60(含60分)—75分的🖐🏽,績效評級為合格♥️👨🏼‍🔧;得分在60分以下的🏄🏻‍♀️,績效評級為不合格。

      第四十七條(績效評價結果反饋)

      評價工作完成後,評價組織方應就績效評價報告的有關內容,聽取各相關方面意見,及時整理👨🏻‍⚖️、分析、歸納,並在30個工作日內以《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結果反饋》(附件8)的形式反饋給被評價方,作為改進預算管理和項目管理,落實問題整改的重要依據👨🏿‍🔧。

      第四十八條(落實問題整改)

      被評價方應根據評價組織方反饋的評價結果和整改建議,及時研究製定整改措施🧘🏻‍♂️,積極落實結果應用的各項要求🅱️,切實改進預算管理和項目管理。

      第四十九條(整改情況報送)

      被評價方應在評價組織方規定的時間內🏹,將整改情況向評價組織方行文報告☃️,並附《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結果整改報告》(附件9)⚧。

      第五十條(績效評價結果公開)

      按照政府沐鸣平台有關規定,預算績效管理主體應將各自組織的績效評價的結果信息進行公開🎾。《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結果沐鸣平台》(附件10)的內容主要包括:項目名稱、預算金額、主管部門、評價分值、評價等級、主要績效🔆、主要問題、整改建議、整改情況、評價機構等方面🌨。

      第五十一條(績效評價結果與加強財政管理)

      各級財政部門要建立績效評價結果與加強財政預算管理相結合的機製👨‍❤️‍👨,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科學安排預算、調整支出結構𓀗、完善財政政策、加強製度建設♈️、實施績效監督的重要依據。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二條(對區縣財政部門的適用效力)

      各區縣財政部門依據本辦法,結合本區縣財政管理實際製定具體實施意見📩,報市財政局備案。

      第五十三條(解釋權)

      本辦法由市財政局負責解釋📟。

      第五十四條(實施日期)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附件:匯總下載(包括以下內容)

      1.財政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

      2.績效跟蹤表🚞;

      3.績效跟蹤結果報告(參考格式)🐠;

      4.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共性指標框架🧑‍🚒;

      5.績效評價通知;

      6.財政項目績效評價工作方案編寫要求;

      7.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參考格式)⤵️;

      8.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結果反饋;

      9.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結果整改報告;

    10.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結果沐鸣平台👩🏼‍🚀。 

    沐鸣平台专业提供:沐鸣平台沐鸣👨🏻‍🦰、沐鸣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平台欢迎您。 沐鸣平台官網xml地圖